不久前,株洲市蘆淞區白關鎮東山村一位老人去世,遵照老人生前遺愿,家屬在治喪期間一切從簡。今年以來,蘆淞區文明辦精心“烹調”移風易俗這桌“文明大餐”,著力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活動,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在鄉間吹起文明新風。
在農村,婚喪嫁娶是大事,受傳統觀念和民俗影響,農村宴席講排場、擺闊氣、要面子一度成為普遍的社會風氣,導致“吃酒席”成了不少村民的負擔。
白關鎮東山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近日,在東山村村部,進行了一場“推動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的“板凳會”。“板凳課堂”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通過身邊典型事例,向村民講解移風易俗的意義及陳規陋習所帶來的危害,以點帶面引導群眾自覺摒棄陳規陋習,樹立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
東山村黨總支書記張光榮表示,今年以來,全村開展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主題宣講活動12場,引領村民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主動傳播者和自覺實踐者。
在移風易俗工作中,蘆淞區立足實際,通過典型示范引領,讓群眾更容易理解接受,更愿意參與其中,更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倡樹文明新風的時代重任,全力助推鄉風正、家風和、民風暖、社風清。
“移風易俗的難點在于如何落到最基層。”“要充分利用文化禮堂這一有效抓手。”……每個月,這樣的座談會都會在白關鎮宋家灣村上演。村干部、農戶和鄉賢代表圍坐一起,談想法、話感受,在“火花”碰撞中,傳統思想潛移默化發生著轉變。
“我承諾,自覺帶頭遵守文明餐桌相關規定移風易俗、破舊立新,婚事新辦、宴請文明……”在宋家灣村鄉賢的帶頭下,村民們鄭重簽下了移風易俗勤儉節約承諾書。
蘆淞區文明辦將“鄉賢+”模式在白關鎮鋪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陣地,號召德高望重的賢人志士、道德模范和帶頭致富的精英人物加入各村鄉賢志愿服務團體,多方面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讓鄉賢志愿者成為移風易俗工作中的“主力軍”。
鄉賢志愿者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向村民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動員村民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從自己做起,做到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慶事儉辦甚至不辦。
在村規民約的修訂上,宋家灣村立足村情民情,組織黨員干部、鄉賢能人等力量深入基層,廣泛收集村民意見想法,將群眾關心關注關切的濫辦酒席、厚葬薄養、重男輕女等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經過充分協商后制定村規民約。“喜事新辦、喪事從簡”“子女應盡贍養老人義務”“破除生男才能傳宗接代的陋習”也在鄉賢能人的影響和帶動下,被寫入村規民約,成為鄉親們的共識。(楊凌凌戴鵬)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