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小區是市民共同的生活家園。小區管理,影響著居民生活品質,影響著居民對城市的滿意度,也體現出城市的文明程度。
目前,邵陽市城區共有物業小區231個,已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98個,總建筑面積2186.5萬平方米,總戶數14.6萬戶。
如何以“繡花功夫”提升小區“顏值”,讓群眾得實惠?近年來,邵陽市從規范管理、提質改造等方面入手,大力改善小區居住環境,不斷提高物業服務水平,持續創新小區管理方法,各小區的宜居指數得到大幅提升,市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門口實現“升級”。
規范管理,讓小區環境更靚麗
初冬時節,走進和興怡景小區,可見樓棟間樹木成排五彩斑斕、路面干凈整潔、公益宣傳景觀小品艷麗可愛、消防通道寬敞暢通、各項設施完好;干凈整潔的棋牌室、圖書室、書畫室,充滿溫情;小區未成年人托管中心,志愿者正指導孩子們學習、閱讀;文明實踐廣場,小區黨員正為居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處處洋溢著“文明”的氣息。
大祥區學院路街道桂花社區和興怡景小區,以滿足居民幸福生活需要、構建文明和諧小區為目標,把小區管理與文明城市創建相結合,于2022年2月成立大祥區首個小區黨支部,率先實現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樓門長、綜合服務站“六位一體”的小區管理格局,小區先后被評為大祥區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市域治理示范小區、全市“最美小區”。
在和興怡景小區,不僅僅物管公司邵陽市永盛物業發展公司的員工是小區管理者,全體居民更是小區治理的“主人翁”,使小區管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自治管理模式。
和興怡景小區是我市小區規范化管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提升全市各小區物業管理能力,邵陽市常態化組織物業企業管理人員開展專業培訓,每月組織物業企業到示范小區實地學習、對標提能;對照標準督促物業企業加強小區基礎設施完善提升、公益小品增設、氛圍營造、居民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工作,促進有物業的小區更加規范靚麗。
黨建引領,提升城市軟實力
小區管理工作中,邵陽市積極探索“黨建+”治理模式,通過支部進小區,開展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軟實力,提高城市社會綜合治理現代化水平。
大祥區開展創建“政治引領、共建共治、循規依法、以文養德、智治精美的完美小區”活動,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多方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住宅小區治理體系,通過提升小區“微單元”推動城市“大治理”。大祥區的城南街道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在文明創建各項工作中亮身份、見行動、當表率,將黨建工作融入工作日常、化作經常,重點強化對轄區內車輛亂停、垃圾亂扔、雜物亂擺、畜禽亂跑、棚圈亂搭等問題的整治,促進了轄區各小區的管理。
雙清區將黨支部建在院落里,以“院落事、大家管、大家議、大家辦”的方式,匯集民意、匯聚民智,化解各類矛盾。“小區黨支部成立以后,居民有了主心骨。我們很多問題都可以向黨支部反映,很快就能得到回應。現在小區內網線亂扯亂拉的現象得到明顯改觀,衛生清運也有人管了,環境變得更美了,我們生活也變得更舒心了。”家住寶東社區供銷社院落居民高女士說。目前,該區已成立街道大工委9個、社區大黨委56個,建成小區院落黨支部105個,實現小區黨組織全覆蓋。
自治共治,強化治理能力
邵陽市通過加強小區自治組織和自治隊伍,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力、表達訴求、集體解決小區治理難題,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格局。
雙清區佘湖一品小區曾經因為沒有成立業委會,居住環境受到嚴重影響。今年初,石橋街道發動該小區業主,通過選舉成立了小區業主委員會。在新業主委員會的協調與帶動下,物業企業對小區設施設備進行更新,改造提升電動車停放充電車棚,整改小區內微型消防站,全面清理樓道牛皮癬和雜物,修復破損道路、公共照明設施等,使小區煥然一新,居民生活更加愜意。
“我是院落的一員,更是一名黨員,有責任把院落建好。”家住寶東社區供銷社院落的陳翔凌在社區居民座談會上提議,“要把小區治理好,每個居民都要行動起來。”像陳翔凌一樣,雙清區15名退休黨員通過居民推薦擔任院落長,為社區黨委推動無物業管理院落小區治理提供了有效抓手。
北塔區世界鈺園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與業主們共同制定《小區管理公約》《小區文明公約》《小區車輛管理制度》,將小區安全、車輛管理、維護小區公共利益和小區業主合法權益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共治共享。
如今,邵陽市的小區管理工作實現了快速發展,物業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業主自治組織建設逐步完善,物業服務標準化規范化逐步形成,并涌現出一大批環境優美、管理有序、和諧文明的“最美小區”。(來源:邵陽日報 作者 歐陽德珍 唐星)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