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濤胡雪怡
衡陽市開展“雁回衡陽”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為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等獻上愛心;永州市發出文明過春節倡議書,倡導抵制封建迷信,摒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全省各地圍繞傳統文化、民俗,策劃了一系列文旅活動,傳播傳統湖湘文化……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全省各地多措并舉,引導大家文明過年。
弘揚傳統美德,摒棄陳規陋習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印發《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通知》,明確要求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過節,全省各地積極響應。
春節是家庭團圓的時刻,也是弘揚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的重要時刻。永州市發出《文明過春節倡議書》,倡導做文明家庭的建設者,積極參加“我們的節日·春節”等家庭文明建設活動,與家人一起寫福字、貼春聯、聽民俗、學傳統,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道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志愿服務團隊,組織30多個家庭開展了“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美術創作展示活動,在年俗體驗中增強家庭和諧。岳陽張谷英特色文旅小鎮將舉辦“新時代·孝廉湘風”家規家訓朗誦活動,倡導良好家鄉建設。
尊老愛幼、扶弱濟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津市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留守兒童之家”活動,用真情溫暖了30名兒童。衡陽市鼓勵市民朋友參與“雁回衡陽”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主動為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等群體獻愛心。
同時,各地倡導摒棄陳規陋習。湘潭市岳塘區三角坪社區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文明過春節”倡議簽名活動,倡導抵制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踐行者。衡陽則在《文明過春節倡議書》中呼吁市民堅決抵制“黃、賭、毒”,不貪杯斗酒、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文明祭祀,不在禁放區域燃放煙花爆竹、焚香燒紙,讓傳統節日更加安全、環保、健康。
開展節日民俗活動,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在春節期間,全省各地紛紛創新創意,圍繞傳統文化、民俗,策劃了一系列文旅活動,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恰逢龍年,作為民族圖騰的龍,成為今年全省各地文旅活動的靈感源泉。在長沙馬欄山鴨嘴公園舉辦的“龍騰瀟湘·燈耀星城”長沙首屆新春燈會已于2月3日開幕,燈會突出“自貢燈、長沙味、湖南龍、中國年”四大亮點。郴州汝城的香火龍表演以其獨特和壯觀在去年迅速出圈,今年當地再接再厲,全縣近30個村安排了香火龍表演,當地人表示“將是史上最熱鬧的一年”。
各地還圍繞當地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別具一格的活動。湘西州芙蓉鎮推出“歡樂土家年”活動;全省博物館紀念館推出156項以春節文化為主題的系列展覽、豐富多彩的年俗文化體驗活動,邀請觀眾“博物館里過大年”;全省14個市州將同步舉辦“湘當有味在湖南·歡歡喜喜過大年”系列宣傳展示活動,開展非遺傳承實踐活動,共有306場,讓全省人民和來湘游客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春節。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