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娜妮匡英姿曾湘忠陳恩來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
放眼婁底,從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到產業基地、助農企業,到處活躍著駐村干部的身影。目前,婁底共派駐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隊832支、2180名駐村干部——他們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有的為產業發展、群眾增收找路子、謀良策;有的逐一摸排村里困難群眾、特殊人群的生活情況,挨家挨戶走訪慰問;有的及時組織召開村民座談會,認真聽取意見建議……廣大黨員、干部實干擔當,在各自崗位上揮灑汗水,用行動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沉村莊暖民心深化幫扶見實效
在新化縣槎溪鎮半山街村,34名鄰長零距離服務455戶村民,數次召開屋場會、庭院會,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群眾訴求、安全隱患23件。這是婁底市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充分增強基層治理末梢功能,扎實推進片組鄰“三長制”工作機制的縮影。
鄉村要振興,最重要的還是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
婁底所有駐村工作隊員吃住在基層、工作在一線,推動“三長制”落實落地,通過全覆蓋搭建“片長、組長、鄰長”組織體系,實現“戶戶有人聯、家家有服務”,“小事日常辦、大事集中議、難事合力解”已成為各鄉村的基層治理常態。
雙峰縣洪山殿鎮觀沖村監測戶周奶奶的兒子早幾年不幸身亡,老公是個煤礦工人,矽肺病、腎病等多病纏身,每年醫藥開銷較大。婁底市煙草專賣局駐村隊員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幫助她銷售農產品,每月收入近5000元。“今年收入能上4萬元了,以前愁著賣不出,現在都能變成錢了。”周奶奶念叨著工作隊帶來的改變。
在婁底的廣大農村,一說起駐村工作隊,大家總是發自內心的贊嘆:“比親人還親!”
鏡頭背后,是婁底市多措并舉、盡銳出戰、訓戰結合,注重打造“能干”的駐村鐵軍、鍛造“善干”的幫扶功夫、塑造“實干”的工作作風、營造“肯干”的向上氛圍。婁星區對駐村隊伍堅持“嚴管厚愛”,助力助推鄉村振興;冷水江完善激勵機制,“晾曬”幫扶成效,對表現優秀的駐村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和晉升職級;漣源推出“五化”模式,落實幫扶責任,鞏固幫扶成果等;雙峰全面做好“選、育、管、用”四篇文章,確保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新化注重資源整合,定期組織省派工作隊經驗交流會,有效提升駐村干部想干事和能干事的幫扶本領;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小到一戶村民的柴米油鹽、大到一個村莊的未來規劃,成為駐村干部日思夜想的“心頭事”。
目前,婁底已脫貧村、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100人以上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村(社區)和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四類村”,已實現鄉村振興工作隊派駐全覆蓋。
產業發展強基礎共創美好信心足
10月,第三屆婁底市旅游發展大會在雙峰舉辦,婁底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社科聯、市新華書店)駐井字鎮楊球村工作隊以旅發大會為著力點,整合資源、集中規劃,爭取項目資金,讓位于該村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和森蔡暢故居光甲堂以嶄新形象亮相,游客服務中心及公廁等主體設施建成、連村公路“白改黑”、紅色旅游公路沿線綠化提質……豐富的旅游產業引得游客點贊。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婁底各駐村工作隊立足本地自然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積極推動當地村級產業經濟發展。婁底市政協機關駐冷水江市三尖鎮光明村工作隊協調項目資金200余萬元,引進魔芋種植產業,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婁底經開投駐圳上鎮小熊山村工作隊協調資金為該村茶場建設500平方米的現代化生產車間,直接解決150人就業,擴建牛場3600平方米;婁底市稅務局駐雙峰縣甘棠鎮二步山新村工作隊爭取資金近200萬元建設農業電排灌溉工程,灌溉面積達1000余畝……工作隊撲下身子、扎身基層,讓產業幫扶工作有序開展。
冬日暖陽,照耀湘中。婁底各駐村工作隊在田間地頭問需解難、在群眾身邊用心服務,認真貫徹落實駐村幫扶工作有關部署,建強戰斗堡壘、發展富民產業、深化鄉村治理……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上干勁滿滿。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