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大地孕育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與獨特精神品格的紅色湘女群體,她們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卓越的奮斗精神,構筑了湖湘女性“半邊天”的壯闊圖景。今年,正逢紅色湘女杰出代表劉英同志誕辰120周年,深入探究其人格風范,弘揚其承載的紅色湘女精神,對于激勵新時代女性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紅色湘女:湖湘文化與馬克思主義鑄就的精神豐碑
湖湘文化作為孕育紅色湘女群體的精神沃土,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近代以來,她們更以無畏姿態投身社會變革洪流,實現了湖湘文化精神的賡續傳承。馬克思主義在湖湘大地的廣泛傳播,為女性追求民族獨立與自我解放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引。在兩者的滋養下,湖湘女性凝練出“心懷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等精神特質?!靶膽烟煜隆闭蔑@家國同構的價值追求,“敢為人先”體現突破陳規的創新意識,“經世致用”展現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這既是湖湘文化在革命實踐中的創造性發展,更是指引湖湘女性投身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民族復興征程的價值坐標。
心懷天下的赤子情懷。紅色湘女典范劉英1905年出生于長沙縣金井鎮的書香世家,少女時期的她,以頑強意志突破封建家庭桎梏爭取受教育權利。1924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長沙女子師范學校,并于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堅定革命理想信念。她經歷了大革命失敗的慘痛、紅軍長征的艱辛等重大歷史考驗,始終秉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展現出“風雨如磐不動搖”的政治品格。晚年,她主動退出領導崗位,生動詮釋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
敢為人先的行動楷模。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劉英臨危受命,擔任于都擴紅突擊隊隊長。當時擴紅任務艱巨,群眾猶豫觀望。在此困境下,劉英創新采用“思想動員+實際保障”雙軌策略,她首先召開擴紅動員會,剛柔并濟講述嚴峻形勢和擴紅意義,增強突擊隊員的責任感與大局意識。隨后,她組織突擊隊員深入各區動員群眾,積極解決參軍家屬的后顧之憂。僅一個半月就超額完成了原定三個月的擴紅任務,讓于都成為擴紅先進區。長征期間,她擔任中央隊秘書長時,既承擔機要工作又要統籌后勤保障,在男性主導的革命隊伍中撐起“半邊天”,展現了女性的獨特魅力。
經世致用的擔當精神。劉英的一生在黨內組織、宣傳、婦女工作和干部工作等領域貢獻卓著,她的精神世界蘊含著湖湘文化“經世致用”的智慧光芒與共產黨人的辯證思維。在中央蘇區和長征路上,她扎根群眾,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廣泛宣傳革命道理,搭建黨群關系的“連心橋”。新中國成立之初,劉英作為駐蘇聯大使館的核心成員和外交部干部管理者,為新中國外交事業的奠基和初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擔任外交部干部管理工作期間,個別干部在接受任務分配時討價還價,她毫不留情進行了嚴肅批評,這種敢于動真碰硬的擔當精神,有力推進了部門工作,彰顯了共產黨人恪盡職守、堅持原則的風范。1978年后,劉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黨的紀檢工作中,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不徇私情,積極糾正冤假錯案,為端正黨風黨紀、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作出了表率,贏得了廣大黨員和群眾的尊敬與愛戴。
堅韌多情的精神品格。劉英自20歲投身黨的事業,用一生詮釋了信仰、擔當、奉獻與豁達的力量。長征途中,她始終以幽默樂觀的態度鼓舞身邊的戰友,笑對一切苦難。這種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如同一束溫暖的光,照亮著戰友們前行的道路。面對黨內意見分歧,她始終以黨的團結為重,不糾結個人恩怨,即便經歷諸多坎坷,依然寬容豁達,在困境中堅守信念,在挫折中奮勇前行。劉英晚年致力于革命精神傳承,通過口述史整理、青少年教育等方式傳承紅色基因。劉英的精神品格既是湖湘文化孕育的“女杰”典范,也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生動注腳。
紅色湘女精神的時代價值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紅色湘女精神彰顯出不可替代的時代價值。一是政治賦能。紅色湘女精神蘊含的革命理想與社會動員智慧,為新時代婦女思想政治引領提供了歷史鏡鑒。二是文化傳承。紅色湘女精神內嵌的“經世致用”“敢為人先”等湖湘文化基因,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文化的核心要素。三是實踐創新。紅色湘女精神“知行合一”的實踐品格,為賦能女性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引。可搭建“紅色基因+女性發展”的實踐平臺,將精神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女性參與方案,使紅色湘女精神從革命記憶躍升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動能,最終實現革命傳統與民族復興偉業的深度耦合。
【作者分別系長沙師范學院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二級教授,湖南省傳承紅色基因研究基地研究員。本文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地方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困境與路徑探究”(HNJG-20231460)階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