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竹海。
湖南省豐源體育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竹滑板。
竹餐具。
鄭丹枚黃開龍
清晨的綏寧縣,霧氣繚繞的竹海隨風起伏,砍竹工人老李扛著新伐的毛竹走向加工廠。這根看似普通的竹子,即將變身為竹家具、竹纏繞管道等產品,化身為替代塑料的“綠色尖兵”。
作為“中國竹子之鄉”和全省竹產業示范縣,綏寧縣南竹資源豐富,全縣共有竹林面積80萬畝,立竹約1.8億株,年均可采伐南竹4000萬株,曾有“三湘林業第一縣”之譽。2023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綏寧縣積極響應國家“以竹代塑”倡議,充分發揮自身稟賦優勢,大力推廣“以竹代塑”,將傳統竹產業打造為綠色經濟新引擎。從政府政策創新到企業技術突破,從產業鏈重塑到百姓生活方式轉變,一場以生態價值轉化為核心的實踐正在這片竹海深處綻放異彩。
頂層擘畫落子竹產業轉型“先手棋”
“要進一步堅定信心、鉚足干勁,始終錨定‘百億級竹產業發展示范縣’目標不動搖,全力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把竹產業打造成富民強縣的綠色產業、支柱產業。”2024年12月12日,在綏寧縣南竹產業發展調度會上,縣委書記佘芝云為下一步南竹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綏寧縣高度重視竹產業發展,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組長的縣南竹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在縣政府辦增設了縣南竹產業發展中心,專門從事全縣南竹產業化推進工作;縣直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及時解決產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各鄉鎮由鄉鎮長負責本鄉鎮竹產業的統籌發展,縣鎮各級各部門協同發力全面推動竹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該縣先后出臺《關于推進“以竹代塑”加快竹制品創新發展的意見(試行)》《關于支持南竹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縣人大通過了《關于創建國家級“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推進南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每年統籌財政資金4000萬余元用于推動竹產業的發展和獎勵,對重點項目、龍頭企業引進可采取“一事一議”政策。
如今,竹纏繞管道先后在綏寧縣10多個項目使用;竹滑板進入長鋪一小、芙蓉學校、民族小學等校園;打造了楓香小院、民族酒店非遺館等多處“以竹代塑”場景……短短三年時間,全縣竹產業綜合效益由原來的31.2億元飆升至67億元,2028年將躋身“百億級竹產業發展示范縣”行列。
科創突圍?開辟代塑產品“新賽道”
6月20日,走進湖南省豐源體育科技有限公司,雙翹板、陸沖板、舞板琳瑯滿目,其中竹制滑板尤為亮眼。“全竹材質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市場反響極佳。”生產主管幸忠亮介紹道。
這家成立于2005年的企業,前身為傳統竹制品加工廠,曾因產品附加值低陷入發展瓶頸。轉型運動滑板制造后,企業與中南大學等院校組建研發團隊,經對比實驗發現南竹纖維密度高、抗彎強度優越,且兼具環保屬性,是滑板制造的理想材料。團隊攻克材料爆板、結構裂板、界面開膠等核心技術難題,最終實現全竹滑板規模化生產。如今,該公司竹制滑板年銷量達30萬塊,產品遠銷泰國、法國、馬來西亞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
這正是綏寧縣推動竹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縮影。竹產業一直是綏寧縣的主導特色產業。長期以來,這些企業多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處于產業鏈低端。近年來,該縣立足南竹資源優勢,圍繞“以竹代塑”定位,按照“提質、擴產、延鏈”的發展思路,加強科技引進,不斷提升竹產業工藝水平和精深加工技術。
該縣大力實施“以竹代塑”產學研中心建設,主動對接國際竹藤組織、中國竹產業協會、湖南省竹產業協會,與湖南省林科院、邵陽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瞄準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首批“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2023版),把竹基復合管道、竹質底板材、竹餐具、竹筷、竹刀叉勺、竹滑板作為增產擴能的主要產品。
截至目前,全縣竹產企業增至123家,其中規模企業達23家,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6家;主要生產竹木復合板、竹基復合管道、竹餐具、竹滑板等34種產品;累計取得竹業專利成果40多項,“竹木復合結構理論的創新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共注冊竹業品牌15個;企業技術中心2個。
文旅賦能培育竹林經濟“新名片”
“竹為天幕苗為歌,竹筒蒸飯伴篝火,這趟綏寧行真值!”長沙游客王女士在朋友圈分享的九宮格照片里,晨霧中的吊腳樓、苗家阿妹手作的竹筒五彩糯米飯、蘆笙篝火晚會的光影,勾勒出“竹文旅+”戰略的鮮活圖景。
半城山水半城竹。作為地域風采中極度亮眼的存在,綏寧縣依托豐富的竹資源,積極探索竹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該縣精心規劃了全竹展覽館,不僅有用竹子做成的西式餐具、環保購物籃、茶杯、運動滑板等特色產品,還深入挖掘和展示竹文化的豐富內涵;完成了赤木灘竹韻科普基地建設,為傳播竹知識、弘揚竹文化搭建了新平臺;瓦屋塘鎮竹業特色小鎮建設也已初具規模,竹產業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煥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
當苗族傳統節慶與竹元素相遇,便碰撞出令人沉醉的文化盛宴。在四八姑娘節期間,竹文化以最鮮活的方式綻放:苗家青年用竹筒、竹片制作的蘆笙與芒筒奏響古老旋律,清脆的竹板聲與銀飾叮當交織成獨特樂章;身著盛裝的姑娘小伙在竹竿開合間輕盈起舞,將“竹竿舞”這一非遺技藝演繹得淋漓盡致。去年該縣創新推出的“綏心綏意味道蒔竹”村廚大賽更是將這一融合推向高潮,20位村廚大展身手,40道地方風味爭香斗艷,一場集文化與廚藝、味覺與視覺于一體的盛宴,掀起了“綏寧美食+竹元素”的熱潮。
從一根竹子的深度開發,到機械制造的創新突破,再到文旅產業的蓬勃興起,綏寧縣以“小縣域”承載“大發展”,用實干與智慧書寫出產業與文旅融合發展的精彩答卷。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