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一片飽經鮮血浸染、烈火洗禮、寫滿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紅色基因早已伴隨奔騰不息的湘江深深融入三湘兒女的精神血脈。習近平總書記贊譽湖南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紅色文化彰顯著黨的初心使命,是公安隊伍忠誠警魂的力量源泉。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的征程中,湖南公安機關深刻把握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將“半條被子”蘊含的為民情懷、“第一軍規”彰顯的紀律意識融入隊伍建設,著力鍛造“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擁有“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的公安鐵軍,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法治湖南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能力支撐。
深耕紅色沃土,推動紅色文化植入忠誠警魂。公安機關伴隨著革命烽火發展壯大,因黨而立、為黨而戰、向黨而強,具有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和忠誠警魂。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公安隊伍只有將紅色根脈深植于心,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腳跟,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切實擔負起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神圣職責。要探索特色化教育路徑,在沙洲村等地建立“政治建警實踐教育基地”,開發《“半條被子”的初心啟示》等實景教學課程,組織民警通過“重走長征路”等沉浸式體驗,探索“紅色課堂+實境教學+沉浸體驗”的特色學習路徑,引導公安民警在追尋革命先輩的斗爭歷程中汲取信仰力量、淬煉政治品格。開設“紅色文化與公安忠誠”必修課程,將陳樹湘“斷腸明志”、湖湘公安英烈英雄事跡等納入教學內容。打造全周期教育模式,實施“紅色基因傳承計劃”,將赴秋收起義紀念館等革命圣地宣誓作為新警入警“第一課”,將學習《湖南公安紅色歷史讀本》作為民警晉升“必修課”,建立健全“入警鑄魂—任職礪能—傳承使命”的全周期教育機制。
創新載體矩陣,助力紅色文化融入文化陣地。創新載體矩陣是推動紅色文化從“資源存量”轉化為“陣地增量”的關鍵引擎,其通過多維載體協同,打破紅色文化傳承的時空壁壘、形式壁壘與受眾壁壘,推動紅色文化資源從“單一功能空間”升級為“紅色文化生命體”,使紅色基因在文化陣地中實現“可觸達、可感知、可認同、可踐行”。在實際工作中,應打造實體展示陣地,在基層所隊建立紅色主題書屋、榮譽展示墻、黨員先鋒崗、光影紀實角等陣地載體,展示湖南公安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文獻、榮譽證章等歷史見證,打造“忠誠就在身邊”的教育空間。用活云端傳播平臺,依托“互聯網+公安思政”平臺,推進“紅色文化+智慧警務”融合創新,開發“紅色記憶”警務微課程庫,設置“每日微黨課”“VR紅色足跡”等欄目,實現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搭建品牌活動載體,開展“忠誠講堂”“初心故事會”“青年紅色演講賽”等主題活動,唱響紅色典型示范品牌主旋律,讓紅色文化在基層一線警務工作中煥發生機、鑄魂強警、提升戰力。
推進融合發展,促進紅色文化拓展治理效能。推進紅色文化與治理實踐的融合發展,本質是將紅色文化中蘊含的政治優勢、精神力量、價值理念轉化為公安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動力源”和“黏合劑”,讓紅色文化滲透到治理體系的肌理中,實現從“精神引領”到“效能轉化”的深層跨越。推動融合發展,必須從三個方面著力:內容上要融合,在平安建設、反詐防騙、交通整治、普法宣傳等主題中嵌入紅色教育元素,推動實現“紅色敘事”與“平安守護”同頻共振。方式上要融通,開設“警營紅色故事”短視頻欄目、“紅色警魂”圖文專題、“紅色日歷”推送計劃等,構建線上紅色文化傳播體系,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與警隊形象感召力。主體上要融匯,聯合社區、學校、企業共建共用紅色教育資源,推出“紅色警營開放日”“紅色警隊進校園”等活動,打造服務基層治理的紅色文化共同體,提升公安工作的群眾基礎和社會認同。
完善制度體系,建立紅色文化融入長效機制。完善制度體系是通過“立規矩、建框架、明權責”,將紅色文化融入真正覆蓋“決策—執行—監督—創新”全鏈條,實現從“人為推動”到“制度驅動”的轉變,最終形成“用制度管長遠、以長效傳基因”的工作格局。具體來看,要注重壓實責任,將紅色文化建設納入黨建責任清單、政治建警工作方案、隊伍思想政治建設評價體系,明確目標任務、責任主體和時間節點,確保工作有規劃、有抓手、見實效。要注重協調聯動,將紅色文化與隊伍作風建設、執法規范化建設、紀律作風整頓等工作協同聯動,將政治教育、忠誠意識培育與紀律養成、執法實踐緊密結合,確保紅色文化在隊伍建設各方面、各環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注重創新發展,順應工作現實需要和民警文化需求,通過理念創新、載體創新、機制創新,推動文化融入創新發展,讓紅色文化從“歷史記憶”轉化為“警魂內核”。要注重經驗總結,提煉典型經驗、總結推廣路徑,推動形成全省公安系統紅色文化建設的品牌。
【作者分別為湖南警察學院偵查系教研室主任、湖南警察學院科研處處長。本文為2025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一般委托課題“紅色文化賦能公安鐵軍忠誠教育培養的實踐路徑研究”(XSP2025WTY007)階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