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材水庫水利風景區景色優美的灘頭,風光秀麗。
溈水穿城而過,城市清新靚麗,一幅美麗動人的生態畫卷躍然眼前。
陳新許頌堅劉梓琦
寧鄉的“生態顏值”有多動人?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有13個國家級生態鄉鎮,這些沉甸甸的“國字號”榮譽,猶如一幅幅生動畫卷,勾勒出這座縣級市作為“生態高地”的獨特風姿。
榮譽背后,是寧鄉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堅定踐行。2024年,寧鄉市深入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堅持人民至上,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高質量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筑牢生態根基。數據為證: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21天;6個省控考核斷面平均水質連續三年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連續七年100%達標。在這里,生態“高顏值”與發展“高質量”同頻共振,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浸潤于藍天白云、碧水青山之間。
精準治污,守護藍天碧水
“湖南工業看長沙、長沙工業看寧鄉”。作為長沙工業的重要增長極,寧鄉長期面臨“工業集聚、地形不利擴散、氣象條件多變”帶來的環保壓力。
如何破局?創新成為關鍵。
寧鄉首創“南征北戰”大氣治理策略。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寧鄉分局負責人介紹:“上半年盛行南風,治理重心在南部夏鐸鋪工業園的106家企業。”自2024年4月起,對南部園區企業開展了深度環保排查。風向所指,行動所向。8月北風漸起,重點隨即轉向北部157家企業。行動中,執法檢查與幫扶指導并重,引導企業提升環保績效,爭取專項資金,加快綠色轉型步伐。
科技賦能監管效能。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寧鄉分局科技專班運用走航車進行全天候精準監測。2024年7月18日,實時警報顯示,轄區一家企業PM2.5異常,執法人員一小時內便完成核查處置。科技應用為生態環境執法提供了強大支撐。
2025年2月初,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寧鄉分局啟動的無人機專項培訓,有效拓展了無人機在污染源排查、生態修復評估、監測取樣等領域的應用,“智慧監管”有力提升了環境治理能力。
此外,寧鄉分局借助第三方技術服務優勢,在寧鄉經開區、寧鄉高新區推行環保管家服務,綜合運用地下管道機器人、地面走航車、大數據分析等手段,構建起“天—地—地下”立體化監管網絡,實現了從“人防”向“技防”的躍升。
水清岸綠是寧鄉的不懈追求。2024年,“一江一湖六河”問題完成高標準整改,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及5處水源保護區整治如期完成。以溈水河治理為核心,重大項目申報取得突破:總投資16.55億元的城區段EOD項目成功納入國家庫;6個市級美麗河湖子項目擬申請中央資金3.7億元。322個入河排污口排查、深度溯源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從天空到河流,“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精心守護著寧鄉的生態環境。藍天、白云、碧水、青山,已成為寧鄉的靚麗底色。
鐵腕柔情,創新治理智慧
在寧鄉,生態保護并非“冰冷的監管”,而是“有溫度的治理”。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寧鄉分局秉持“包容審慎”原則,探索剛柔并濟的創新治理路徑。
“對于非主觀惡意或情節輕微的違法行為,更傾向于采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柔性方式予以糾正。”寧鄉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共有21家企業因此免于處罰。
同時,寧鄉全面推行“說理式執法”,針對畜禽養殖、磚廠、煙花鞭炮等重點涉氣行業,分行業、分時段、分片區組織了26場培訓與座談會,覆蓋近900人次。通過專家現場授課答疑,既普及法規政策,也提升了企業自主環境管理能力。
柔性執法的深化體現在變被動監管為主動服務。寧鄉分局創新開展“送法送策入企助發展”活動,融入“南征北戰”戰略,對262家重點企業進行了覆蓋“合法性、污染防治措施、應急減排、自行監測、環境管理制度”五大維度的全面排查。這種模式有效推動了企業從“要我環保”向“我要環保”轉變。一家企業負責人感慨:“環保部門不是來挑刺的,是幫我們找發展‘活路’的。”
然而,包容審慎絕不等于放松監管。寧鄉分局堅決反對“一刀切”,但也清晰劃定了三條不容逾越的紅線:“明知故犯必罰、屢教不改必罰、嚴重違法行為必罰”。通過在線監控、用能監控等非現場執法手段,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觸碰紅線的嚴重違法行為,則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2024年,分局共立案84件,處罰金額419余萬元,實施停產整治1起,并將2起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2起,有力捍衛了環保法規的尊嚴和生態環境的安全底線。
產業興綠,激活發展動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正日益轉化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強勁的經濟發展紅利,綠色發展理念為寧鄉注入了澎湃新動能。
“寧鄉堅持‘工業強市’定位,堅定不移推動新型工業化。”寧鄉市委市政府明確了發展核心。
藍圖落地,服務先行。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寧鄉分局積極打造“生態+營商”雙優服務品牌,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在項目審批環節嚴把生態關:提前介入踏勘,主動溝通對接,依法依規高效辦理環評審批。2024年成效顯著:組織環評審查會58次,批復項目119個;核發排污許可證259張、輻射安全許可證37張;辦理夜間施工許可4份,編制非道路移動機械號牌475塊。
為精準破解企業環保困惑,寧鄉分局堅持靠前服務。全年組織重點涉氣行業專項培訓與座談26場,覆蓋9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企業環保管理水平。
推動企業環保績效升級是實現精細化管理、加速綠色轉型的關鍵。寧鄉分局精準幫扶企業突破瓶頸。截至2024年,成功助力49家企業實現環保績效升級。
寧鄉經濟的“綠色”成色何在?先進儲能材料產業是閃亮的名片。
2019年至2023年,寧鄉先進儲能材料產業產值由167億元躍升至585億元,在全國縣市區中位居前列、占據湖南“半壁江山”,形成了涵蓋正極前驅體、正極材料、負極、隔膜、電解液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閉環。
在綠色低碳理念驅動下,寧鄉已構建起“三鏈兩群”現代化產業體系:工程機械、儲能材料、智能家電智能硬件三條產業鏈持續壯大,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生命科學兩個產業集群蓬勃發展。
綠色經濟同樣在鄉村沃土上生根發芽。寧鄉成功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陳家橋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陶家灣村、合星村獲評省級“和美湘村”,炭子沖村獲評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大成橋“三三”制入選全省基層治理創新實驗單位。
寧鄉在第二十四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躍居全國百強第15位、中部第3位,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偉力。
從溈水之濱的治理成效,到產業發展的綠色動能,寧鄉以扎實行動和豐碩成果,開啟了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站在新起點,寧鄉正以溈水為墨、青山為筆,在楚溈大地上奮力書寫“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發展更可持續”的時代新篇。
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寧鄉分局供圖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