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首次對服務消費發展作出全面系統部署,強調“釋放服務消費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服務消費需求”。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把“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作為提振消費的一項重要工作。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進一步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服務消費主要是人們用于支付社會提供的各種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務,涵蓋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文娛旅游、教育體育、居住服務、醫療保健等領域。服務消費既是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的重要支撐,也是優化升級消費結構、擴大內需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我省各領域服務消費呈現出增長態勢。2024年,湖南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服務消費的增長不僅直接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繁榮,更通過產業融合的方式,帶動了智能制造、數字技術等關聯產業的協同發展。例如,文旅產業與數字技術的結合催生了沉浸式旅游體驗,健康養老產業與智能制造的融合促進了智能養老設備的研發與應用。這種產業間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強大的經濟增長乘數效應。
我省服務消費發展具有涉及面廣、聯動性強、市場規模大等優勢,但仍存在亟待突破的瓶頸。比如消費需求旺盛,但與供給存在結構性矛盾;產業基礎較為雄厚,但缺乏現象級服務品牌;經營主體活躍度高,但產業協同效應不足;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但新技術應用深度不夠等。
以消費需求與優質供給的結構性矛盾為例。老年群體對高品質養老服務、健康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為對接需求,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已培訓合格的養老護理員的數量為10.8萬人,但真正在一線提供服務的養老護理員僅近2萬人,其服務供給能力只能滿足22%的養老服務需求,尚有78%的養老服務無法得到滿足。再如,近年來學生對優質研學旅行產品需求量大,但市場供給不足。以能游又能學的“研學頂流”——各類博物館為例,由于大量研學旅行團在寒暑假爭相涌入熱門場館,導致了“預約難”“體驗差”等困擾。站在這一角度,唯有優質的服務供給精準匹配多元需求,才能推動服務消費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實現可持續的擴容提質。
今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這一《方案》提出發力重點領域、重點群體,通過打好政策組合拳謀求擴大服務消費,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湘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對接現代人減鹽減油的健康需求,引領湘菜轉型升級發展,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個性化、多層次、特色鮮明的餐飲消費需求。同時,以“品質躍升”提升餐飲消費的影響力,是打造服務消費新地標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擴大餐飲服務消費方面,《方案》提出,要提升餐飲服務品質,傳承發揚湘菜技藝和文化,持續辦好“味道湖南”美食季系列活動,升級改造一批特色美食街區,支持各地舉辦特色餐飲促消費活動,打造湘菜“名菜”“名小吃”“名廚”“名店”。
家政服務業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要領域。《方案》提出,要積極開展“家政興農”行動和家政服務消費節系列活動,推進家政服務品牌建設。同時,對“拓展養老托育消費”作出具體謀劃:安排不低于55%的社會福利事業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加快全社會適老化改造和“嬰童友好”活動空間建設,加快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托育服務新模式。“一老一小”的問題,社會普遍關心。落實《方案》,可將托育、養老與家政統籌起來考慮,發揮產業協同效應,培育服務經濟新增長點。
演藝經濟、賽事經濟近年來熱力十足。《方案》提出,要優化各類演出、體育賽事和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審批流程,支持建設國內外知名的演藝之都和區域性演藝中心。科技感是演藝、賽事活動“圈粉”的殺手锏。如今,演藝、賽事票根也正從“入場券”升級為“通行證”,讓觀眾在場館之外享受各種消費福利,撬動全場景消費。以思維創新、科技賦能做大做強演藝經濟、賽事經濟,進而帶動文旅經濟發展,是激發城鄉經濟活力的重要抓手。
整體上,《方案》旨在通過推進十大促消費專項行動,打造能消費、愿消費、樂消費的氛圍。切實把政策含金量轉化為擴大服務消費的實際成效,同時加強消費監管,推動服務消費健康、可持續發展,將為湖南加快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作者分別系湖南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衡陽師范學院基地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