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湖南政研網>機關黨建>機關文化

    梁瑞平:“紙”閱千年思蔡侯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梁瑞平  時間:2025-07-15 09:56:12

    蔡倫紀念園大門。作者供圖

    簡介

    蔡侯祠位于耒陽市蔡子池街道,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范圍含蔡倫墓、蔡子池、香爐寶鼎。東漢人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所造紙張被譽為“蔡侯紙”,后人在其故宅之地建廟祭祀。1984年,耒陽縣成立蔡倫紀念館;2001年,蔡侯祠、蔡倫墓全面維修及建設工程竣工。

    梁瑞平

    因為紙張的改良和普及,我國東漢時期發明家、桂陽郡(今耒陽市)人蔡倫曾入選《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書,排名第七位。該書作者美國學者麥克·哈特說:“今天,紙張成了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紙,世界將會怎樣。”

    帶著虔誠、懷著興奮,我南下耒陽訪蔡侯祠。

    初見蔡倫紀念園,抬頭是牌坊式主大門,呈三孔拱門式,坡式頂、青色墻,拱門墩柱上有楹聯兩副,主聯是:結繩記事甲骨刀鐫簡牘盛行帛縑繼起夸紙輕便合民用;利廢制漿赫蹄幅薄蠻箋色美玉版心澄頌侯發明開世風。

    跨入大門,迎面是蔡倫青銅塑像。只見席地而坐的蔡倫左手疊紙,右袖垂落右膝之上,端坐如鐘,自然而灑脫,凝眸遠視,若有所思。

    塑像后面的照壁上鑲刻了引自南朝劉宋時歷史學家范曄所寫《后漢書·蔡倫傳》,全文282字,記敘了蔡倫生平及其發明的造紙術,是迄今為止最具權威記敘蔡倫的史料。

    此處距離滔滔北上的耒水河320米;富產造紙材料南竹的蔡倫竹海,在紀念園東南方向約35公里。

    蔡倫因一張紙而名傳千古。能夠在造紙上有所突破,首先源于他是個有心人。

    蔡倫出身冶鑄鐵匠世家,13歲那年被送入皇宮,開始宦官生涯。“倫有才學,盡心敦慎”,他謙虛好學,善于思考,“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

    當時主要的書寫材料為縑帛、竹木,但“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為改進這種狀況,蔡倫總在琢磨書寫材料的替代品這件事,他試著將竹簡加寬、削薄,以減輕重量、增加容量,可這樣一來,削薄的竹簡又容易斷裂。

    有心人自會處處得機緣。據傳,永元四年(公元92年),蔡倫任尚方令后,常到洛陽近郊鄉間作坊察看。有一天,蔡倫帶著幾名隨從出城了解民情,來到離城(今白馬寺東南一帶)不遠的一條河邊,忽然發現清澈的溪水中積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掛浮著一層薄薄的、猶如絲綿的白色絮狀物,很像制作絲綿時遺留的殘絮薄片。

    蔡倫頓時聯想到,如果這種四處漂浮的薄片能夠制作成書寫材料,豈不經濟劃算?他了解到這種殘絮薄片是樹皮和爛麻絞在一起形成的,不禁喜出望外。經過反復試驗,公元105年,蔡倫挑選出規正的紙張,進獻給漢和帝。和帝試用后重賞蔡倫,大力推廣造紙技術,人們把這種新的書寫材料稱作“蔡侯紙”。

    過照壁后,筆者經蔡子池左側步道前往蔡侯祠。步道左側為懷圣臺,又過漢白玉雕“香爐寶鼎”。據稱寶鼎是當地人為紀念蔡倫燒紙用的,鼎身上有陰聯刻云:“爐內千年火,瓶中萬代香”。

    我們進了左側的“蔡倫古法造紙技藝傳習所”。這里按照古法造紙的流程依次陳列著漚料、蒸煮、搗料、抄紙、壓紙、分紙與曬紙等工具與場景。蔡倫古法造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梁成富現場表演了搗料與抄紙、分紙過程。他的技藝嫻熟與神情專注,令人嘆為觀止。

    隨后入蔡侯祠。門聯為黃底黑字的“故宅風存,芳池月映”——這副對聯不僅贊美了蔡倫紀念園的自然美景,也隱喻蔡倫作為造紙術的發明者,其貢獻和精神如同月光一般,在歷史長河中依然熠熠生輝。

    蔡侯祠為古宅磚木結構,單檐,灰墻,小青瓦,始建年代不詳。蔡侯祠在明末毀于兵燹,后幾經興廢,清朝乾隆年間兩次重修。1830年,清代耒陽縣府將祠擴建,并按當時的建筑風格修整。20世紀80年代,耒陽縣人民政府又加固修繕。

    接下來拜謁蔡倫墓。在一排排蒼松翠柏掩映下,蔡倫墓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墓前建有護碑亭,亭中的墓碑上正面刻有題字“蔡倫之墓”,是郭沫若先生手筆。

    蔡倫墓為單室券頂磚室墓,建于東漢末年,這墓是蔡倫的衣冠冢。現墓封土下為正方石砌土臺,長寬約10米,中立圓形封土堆,墓高2.2米,底徑6米,四周花崗巖墓圍,表層為封土堆穹頂。墓有石墓道,小磚拱頂,磚有幾何紋飾。上面長滿了青草。

    筆者感興趣的還有“耒陽市紙博物館”。這是全國第一家以紙為主題、展示蔡倫造紙文化的專業紙博物館。展覽分為六個部分,展出的紙史文物300余件。

    出了紙博物館后,內心欣喜而充實,又有些意猶未盡。筆者沿著蔡子池西側步道前行,不多時看到,蔡子池正中央橫亙著一座石橋。

    《水經注》載:“(耒水)西北經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傍有蔡子池。”東晉羅含《湘中記》記載:“蔡倫宅,在縣南蔡子池上,池南有石臼,即倫舂紙臼,唐別駕李懸以臼入貢,今池存宅廢,臼跡尚存。”

    如今的蔡子池面積約十畝,呈長方形,池水清亮,池岸砌以石條,池周綠樹婆娑。相傳當年是蔡倫為方便造紙所開,用來沖選植物纖維的,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登上名曰“紙橋”的石橋,中部修建有“雙月亭”(后改名為“思侯亭”),為耒陽古八景之一。歷史上文人墨客多有詩文歌詠,如明代翰林大學士解縉在《過耒江》中寫道:“蔡倫池上霧如紙,杜老祠前秋日黃。為問靴洲江上來,繞船幾日到衡陽。”

    站在紙橋上,我思緒萬千:紙張極大地降低了文化教育的門檻,使得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學習知識,為文化的廣泛傳播和知識的持續積累奠定了堅實基礎,進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變革。隨著紙張的傳播和使用范圍的擴大,促進了各地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借鑒,推動了全球文明的共同進步和發展。蔡倫用他發明的“一張紙”,構筑起一座橋,更方便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彼此溝通、交流并互為啟發;這張紙,本身就是一種傳播知識、承載文化的媒介……

    如今在耒陽,與蔡倫有關的場景或符號等不少,除了蔡倫紀念園、蔡侯祠、蔡子池、蔡倫竹海、蔡倫路、蔡子池巷等這些地理與空間的命名,還有蔡子池街道、蔡子池中學、科技發明家廣場(立有蔡倫塑像)、蔡倫大市場、蔡倫國際大酒店……蔡倫紀念館館長賀雨軒介紹,2020年之前,每年到訪游客30多萬人次;去年6至12月游客就超過40萬人次,其中不乏海外游客。

    肉身是暫時甚至速朽的,功業與文章卻能跨越時空長留世間。這就是我們至今思蔡侯的原因所在。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国产丝袜制服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 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香蕉狠狠再啪线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57pao一国产成永久免费| 正能量www正能量免费网站 | 欧美成人性色xxxxx视频大|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中文字幕久久网| 红色一片免费高清影视|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 | 国产又大又粗又长免费视频|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av狼最新网址| 欧美日韩在线影院|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成年女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女人乱子对白AV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翁熄止痒婉艳隔壁老李头| 好男人www社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avtt天堂网手机版亚洲| 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