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區擬3年改造300棟老屋,打造10個特色村落,帶動農文旅深度融合——
“喚醒老屋”成鄉村振興新支點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梁可庭通訊員劉奕辰
4月19日,郴州市北湖區仰天湖大草原景區煥新開園,當日客流量突破1萬人次。離景區不遠,“寬洞之家”等民宿集群生意火爆,房間早已訂滿,這正是北湖區“喚醒老屋”帶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注腳。
仰天湖大草原是國家4A級景區,因生態保護需要,對餐飲住宿項目有嚴格限制。而鄰近的仰天湖瑤族鄉寬洞村、保和瑤族鄉月峰村,不少農村老屋獨具特色卻長期閑置。北湖區通過“喚醒老屋”行動,對附近的農村老屋進行合理化改造,帶火了仰天湖大草原的旅游。
北湖區“喚醒老屋”試點始于2023年初,今年又迎來新的政策機遇。不久前,中辦、國辦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探索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為“喚醒老屋”進一步明晰了方向。
“‘喚醒老屋’是方法,促農增收是目的。”北湖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何琳琳介紹,在前期試點工作基礎上,北湖區計劃用3年時間改造老屋300棟、打造10個特色村落,帶動更多農民分享農文旅融合的紅利。
改造老屋發展旅游不能單打獨斗,必須面向市場,集中開發運營。為此,保和瑤族鄉月峰村首批18戶村民聯動,將閑置房屋出租給村集體合作社,再統一交由企業進行改造運營,打造仰天湖大草原景區的游客承載地。同時,建立利益鏈接機制,企業投資300萬元,各級產業發展項目資金等投入60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入股經營,每年預計收益40萬元。
“喚醒老屋”,不能走傳統農家樂“吃、住、游”的老路,而是要充分依靠文化賦能。月峰村圍繞瑤族文化特色做文章,舉辦了瑤族“盤王節”活動招攬游客;華塘鎮塔水村打造“枝青藝術小院+特色民宿”業態,帶動當地村民實現人均年收入3.5萬元,村集體收入較“喚醒老屋”前增長5倍;在保和瑤族鄉小埠村,明清時期的湘南民居經統一改造“修舊如舊”,日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
如今,北湖區“喚醒老屋”已成為鄉村振興新支點,累計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超過3000萬元,村集體增收300萬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吸引大量青年返鄉創業。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