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新名詞,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具身智能是指一種基于物理身體進行感知和行動的智能系統,其通過智能體與環境的交互獲取信息、理解問題、作出決策并實現行動,從而產生智能行為和適應性。2025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抓產業創新,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并重。”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賽道。推動具身智能快速發展,布局戰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將進一步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當前,全球正在掀起以具身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浪潮。谷歌、微軟等科技公司近日相繼公布了具身智能產品。特斯拉2025年將致力于生產1萬部“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在2025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開幕演講中,英偉達亮相了由14款人型機器人組成的“機器人軍團”。國內市場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國人形機器人企業已近百家,并有20余家企業宣布2025年開始商業化量產。2025年,預計國內將有上萬臺人形機器人投入市場。
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物理形態之一,以其為代表的具身智能產業是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布局的重要領域。2024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強調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今年以來,伴隨DeepSeek橫空出世、央視春晚人形機器人火爆出圈,我國迎來了具身智能發展戰略機遇期。上海正在實施“模塑申城”方案,重點在智能終端、科學智能、在線新經濟、自動駕駛、具身智能等五大領域布局。《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印發,明確到2027年將力推萬臺具身機器人規模落地,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積極引進國內外一流研發機構,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湖南牢記囑托,深入推進“智賦萬企”行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湖南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規劃方案落地,營造人工智能產業化發展的良好生態。2024年,長沙新增人工智能研發機構1178家,形成“硬件-算法-應用”的完整鏈條。
未來,湖南應抓住具身智能產業化發展窗口期,前瞻布局、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一是加速具身智能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迭代。聚焦人形機器人本體制造、智能芯片、高精度傳感器等關鍵技術環節,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制造業龍頭為引領,聯合上下游配套企業,搭建具身智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打造湖南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共同攻克人形機器人技術瓶頸。二是精準招引鏈主企業打造具身智能特色產業集聚區。借鑒宇樹科技落地深圳、成立全資子公司的做法,鎖定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開展靶向招商,推動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落地湖南。三是充分發揮制造業優勢形成產業配套。具身智能產業供應鏈與機械制造、汽車制造等行業具有較高重合度。應積極推動比亞迪、小鵬、長安等車企在湘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在廣汽菲克、藍思科技等科技型企業進行試點,參照杭州“六小龍”打造具身智能頭部企業和標桿案例。四是主動對接“航母級”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將吸引帶動地方、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湖南應積極爭取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投資具身智能產業,并加大智能制造關鍵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研發和應用的財稅支持力度。
【作者分別系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科技與生態文明教研部副教授,教授。本文為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人工智能技術倫理風險挑戰與對策研究”(2024ZL3004)階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