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王亮
要說全國哪里的飲食口味最“彪悍”,湖南數一數二。
辣,有湘菜,鮮辣十足,讓人大呼過癮,停不下來;香,有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口感、口味獨一無二。
味蕾經濟是以特色美食為核心,通過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味覺體驗需求,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并促進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型經濟形態。湖南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湘菜產業鏈年產值已突破6000億元大關。
融合地域文化、具有獨特感官體驗的湖南味道如何贏得市場認可,在味蕾經濟的賽道上釋放更多活力?透過費大廚、麻辣王子、黑色經典等品牌的發展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有心者正探尋舌尖上不斷融合創新的湖湘味道。
新追求——
既好吃又健康
5月1日中午,長沙的人氣和溫度齊齊飆升,尤其在五一商圈,記者簡直是被人流裹挾著行走。
“你好,歡迎來到費大廚辣椒炒肉,現在等位大概1個半小時……”盡管已是下午1點多,在7Mall商場六樓的費大廚門店,排隊的客人坐了兩排。
“‘五一’是上半年客流最好的時候,我們店在五一商圈,客人大部分都來自省外。”該店經理胡志成滿頭大汗,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和記者聊著。
來自江西的陳科和女朋友根據網上的攻略,點了辣椒炒肉、擂辣椒皮蛋以及香芋蒸排骨、黃金素螃蟹四個菜。
“辣椒炒肉和擂辣椒皮蛋是典型的湖南菜,又辣又香。沒想到香芋蒸排骨、黃金素螃蟹既清淡又好吃。”陳科告訴記者,來到長沙后,打破了對湘菜的原有印象。
2024年底,湖南多部門發布了《健康湘菜倡議書》,旨在傳承湖湘風味、創新健康湘菜。“我們在堅持湘菜鮮辣的基礎上,改進烹飪手法、提高食材標準,不斷推出新菜品,進一步擴大食客群體。”胡志成介紹,黃金素螃蟹就是近半年推出的新菜,由南瓜炸制而成,更適合不吃辣群體的口味。
費大廚是“走出去”的湘菜品牌代表之一,目前全國直營門店超160家,除招牌傳統湘菜外,還開發了鮮絲瓜燜鮑魚仔、海帶肉丸湯等清淡菜品。比如,在北京,近3年已陸續開出30余家直營門店;在深圳,已三年蟬聯“深圳餐飲最受消費者歡迎品牌”。
健康飲食觀念日益普及,傳統湘菜積極順勢而為,破除重油重辣的刻板印象。
就在4月29日,由政媒研產多方聯合發起和參與的“健康湘菜行動計劃”正式啟動,“健康湘菜食養膳食研究傳播基地”和“健康湘菜培訓基地”在長沙同步揭牌。兩大基地將打通“科研、基地、工廠、餐廳、學校”五大場景,讓更多餐廳推廣健康湘菜、讓更多廚師烹飪健康湘菜、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健康湘菜。徐記海鮮、冰火樓、映象瀟湘、長沙融通長城賓館等23家餐飲品牌將作為首批“健康湘菜試驗田”,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市場爆款。
“借鑒米其林、黑珍珠等國際權威機構的評選標準,引導湘菜品牌提升品質與健康屬性,讓健康湘菜走進千家萬戶,走向國際餐桌。”省商務廳副廳長鄧衛平表示。
新零售——
湖湘零食持續破圈
走在五一商圈,排隊人數較多的門店中,就有各類臭豆腐店鋪。
剛炸制出鍋的臭豆腐還帶著油泡,用筷子在中間戳個洞,澆入由蒜蓉、剁椒等調配的“靈魂”醬汁,再加上一點蘿卜丁,一份地道臭豆腐就可開吃了。
雖然看起來有點“一言難盡”,但入口后,先是酥脆、鮮辣,接著是軟糯和醇香,豐富的口感瞬間充斥口腔,說“一秒入魂”毫不為過。
這種濃烈的味道很難讓所有人喜歡,但絕對讓人印象深刻。
來自河北的楊淼在黑色經典的門店購入小份臭豆腐,吃完一片后,即刻被征服,吸溜著嘴、忍著辣,不到5分鐘就將全部6片“炫”完。
現炸的檔口旁邊,就是零售門店,銷售以臭豆腐為代表的各類湖南特產,還提供包郵服務。“吃完還可以買點帶回家,可太方便了!”意猶未盡的楊淼走入零售店仔細挑選。
據悉,從2020年起,黑色經典開始拓展“文化休閑特產”品牌路線,進行“餐飲+零售”業態創新,嚴選臭豆腐、醬板鴨、臘肉等百余款湖湘休閑特產,讓帶得走的“湖湘味道”不斷創新和豐富。
黑色經典的創始人盧路成將這個商業模型定義為“體驗式新零售”。目前,黑色經典單個門店的零售營收已經超過臭豆腐,能占到總營收的60%。
更多地道的傳統湖湘小吃,創新銷售模式,拓展品牌影響力。
4月19日,湖南辣條品牌麻辣王子在深圳舉行年銷售額破15億元的慶功會,并宣布進軍深圳市場。辣條深受年輕人喜愛,麻辣王子不僅實現了15億元的銷售成績,還有底氣打入“不吃辣”的市場。這背后與其營銷風格年輕化、接地氣密不可分。
近年來,麻辣王子進行減油、減鹽、減糖、減添加劑的“四減”升級,用更健康的新品留住長大的“粉絲”,拓展更廣闊的客源;另一方面,鎖定消費群體頻頻“花式整活”,與其他品牌跨界合作,打造品牌獨特賣點,以“破圈”方式拉近與這屆愛玩、會玩消費者的距離。
今年來,還有更多湖南品牌在新零售賽道上引發關注。3月,茶顏悅色開出揚州首店,在江蘇省已布局5座城市;4月,黑色經典、小咖主、墨茉點心局、甜老虎辣椒醬等企業進行“長沙城市禮物”全球首發;4月28日,據港交所文件,湖南鳴鳴很忙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
湖湘味道,越來越火,值得期待。
Copyright © 2017 www.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